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宣傳主題是“全面行動 全力投入 全民參與 終結結核”,旨在貫徹社會共治理念,動員全社會全面行動、全力投入,營造全民參與結核病防治工作、全民共享結核病防治成果的良好氛圍,為終結結核病流行奠定堅實基礎,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什么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菌(一種細菌)引發的慢性傳染病,過去常被叫作“癆病”。這種病菌最喜歡攻擊人的肺部,導致肺結核,患者可能出現長期咳嗽、咳痰甚至咳血等癥狀。不過它也可能跑到身體其他部位搗亂,像肝臟、腎臟、大腦或者淋巴結這些器官,這種情況就叫肺外結核。它是一個非常古老而迄今仍然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和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018年,全球新發結核病患者約1000萬,結核病年發病率約為130110萬;中國2018年的結核病新發患者數約為86.6萬,結核病發病率為61/10萬。結核病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2018年全球估算結核病死亡數約為149.1萬(包含合并艾滋病者),死亡率為19.62/10萬。中國的結核病死亡數為3.94萬(包含合并艾滋病者),死亡率為2.76/10萬。隨著我國防治工作的推進,我國結核病的發病率正在下降,但仍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結核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
結核病的傳播途徑
肺結核主要由結核桿菌經空氣傳播。當肺結核患者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會把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周圍人群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即可能受到傳染。健康人可能通過吸入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噴出的飛沫而被感染。感染結核菌的人群一生中發生結核病的概率約為5%-10%,一般人感染結核菌后不會發病,只有身體抵抗力低的時候才會發病,因此絕大多數感染結核菌的人可以一生平安,感染結核菌后不發病的人,也不會傳染他人。
結核病的易感人群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免疫抑制劑使用者、開始抗TNF治療的患者、接受透析的患者、準備器官或血液移植的患者以及患矽肺的患者;
·囚犯、衛生工作者、來自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的移民、無家可歸者和使用非法藥物的人;
·65歲以上老年人、妊娠或生產后婦女、慢性疾病病人均為結核病的高發人群:
·糖尿病患者是結核病的高危人群:
·兒童、學生、工人,因為學校、工廠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有利于結核病的傳播。
咳嗽、咳痰2周以上,應懷疑得了肺結核,要及時就診。
·第一:接種卡介苗,這是一個預防疾病的很有利的武器。我國的政策是三個月內嬰幼兒按要求免費接種卡介苗,這可以有效預防兒童重癥結核病的發生,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卡介苗的效果會降低,仍不能完全避免被傳染。
·第二: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尤其是人員密集的場所,比如教室、集體宿舍等。
·第三:當要進入較高危險場所時,比如醫院、結核科門診,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第四:發病與否與機體的免疫力密切相關,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做到飲食均衡,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保持愉悅的心情,增強自身免疫力;一旦患有影響免疫力的疾病,一定要定期篩查結核病。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全面行動,全力投入,全民參與,終結結核。